选课
选课原则
选课是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,自主学习的开始,和中学阶段的重要区别。
专业培养计划是选课的重要依据,推荐课表为基于培养计划指定的课表,以此为依据选课可保证计划内课程不产生冲突。
选课前务必详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、课程前后衔接、内容难易程度等,避免盲目选课造成的上课时间冲突、课程结构混乱、错选漏选等问题。
选课平台为教学信息服务网,专业培养计划请见
信息查询-专业培养计划查询
。
选课操作流程步骤
选课方式与时间安排
本科生选课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海选、抢选、第三轮选课。
海选
- 时间:第14周周三13:00-第15周周一09:00,大一秋季学期海选环节设置在开学前两周。
- 主修课程通过推荐课表选课模块选课,通识核心课程、通选课和新生研讨课通过自主选课 模块选课。
- 海选课程不设人数限制;海选结束后系统将进行筛选,随机删除超出教学班容量的学生,筛选结果与同学们选课时间先后无关,选课结果请关注教务处官网的“海选选课结果查看通知”。
- 一般情况下,通识核心课年级越高海选成功率越高。
- 主修课程海选也会掉课,极端情况可能会出现所有课程海选掉课,请在海选结束之前平衡“热门课程”与自身修读需求。
抢选
- 时间:第一阶段,第16周周一20:45-第16周周三15:00,第二阶段第16周周三20:45-第16周周五17:00。周三15:00-20:45将暂停选课,系统将进行“专业限制”调整,当天20:45取消专业限制,并重新开放系统。
- 抢选课程在开始选课后,按先到先得的方式选择课程,直至教学班容量满。
- 抢选分为两个时段,前半段选课范围仅限自身培养计划范围;后半段开放专业限制,进行跨年级、跨专业选课,可根据自身需要修读其他专业培养计划内容。其中部分学院部分专业课不会开放全校修读,如安泰学院部分课程。
- 退课与课程出现新的可选容量之间存在时间差。
- 不允许冲突选课。
- 若抢选后半段培养计划内的必修课仍无法选中,请及时联系教务扩容。专业主修课程请联系学院教务,公共主修课程请联系开课学院或是教务处教学运行管理办公室。
第三轮选课
- 时间:通常安排在学期开始后两周内,时间不固定。
- 第三轮选课选课范围与抢选后半段一致,限制容量,先到先得。
- 与抢选相同,第三轮选课分为两个阶段,前半段可以选课以及退课,后半阶段只选不退。目的是为同学们提供选课与退课机会,可在学期开始时自由更换本学期修读内容。在第三轮选课结束后,仅有一次中期退课机会,请务必谨慎选择修读内容。
- 重修课程与其他课程允许每周最多6学时冲突选课。
- 大一秋季学期仅限通识核心课和新生研讨课。
选课模块
除主修课程外,大部分培养计划中对于通识课、交叉课以及个性化有具体的学分要求,请根据自身需求修读对应的课程,也请在修读课程前确认课程所属学分类型。
主修课程
- 包括培养计划内的公共类课程、专业教育课程、专业实践类课程。
- 建议直接通过推荐课表选课,在建议修读课程的学期修读主修课程,以防止课程冲突以及先修类课程要求。
- 主修类课程若遇到课程冲突或海选失败导致无法修成的情况,请务必及时联系学院教务。
通识教育核心课
自2022级开始,除部分学院外,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有人文学科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科学与技术、艺术修养(新增)5个模块(具体规定见培养计划i.sjtu.edu.cn-快速链接-培养计划查询)。各课程学分会在修业情况内自动归类到课程所属模块,课程所属模块以选课系统内的“课程性质(通识核心课)-课程归属(模块名)”为准。对于一门课程分属两个模块的课程,已按照年级标出,若出现例如“人文学科(21级前)/艺术修养(22级后)”,说明该课程对2021级(含)之前年级学生归属人文学科模块,对2022级学生为艺术修养模块。
海选和抢选第一阶段,每位同学限选1门通识课,在抢选第二阶段和第三轮选课,每位同学最多可以选择3门。
交叉课程
- 交叉学分为修读培养计划内的本专业交叉课程模块(仅部分专业培养计划)或是修读非本专业培养计划内的主修课程。
- 若需要选修本专业培养计划里交叉课程模块已设定的课程,建议直接通过推荐课表进行选课。
- 若需要在全校范围选修满足交叉课程模块要求的课程,则建议在抢选后半阶段交叉课程中进行选课。
- 也可以在抢选后半阶段任选课中选择相关课程,但并非所有课程均可以认定为交叉课程学分,如该课程如果出现在同专业上一届或下一届的培养计划中,则不能作为交叉学分修读,具体情况时难以判断请咨询学院教务。
- 自2025级起,工科平台和自科平台的交叉课程将并入个性化课程。
任选课
- 任选课是指可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的课程,不计入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必修、限选或通识课程学分。
- 抢选第二阶段(专业限制放开后)可开始在任选课模块选修任选课。
- 任选课修读所得学分归属会被认定为交叉学分或是个性化学分,具体情况请咨询教务。
公共选修课
- 又称通选课,在通选课模块进行选课,修读所得学分会归属为个性化学分。
新生研讨课
- 新生研讨课仅面向新生开放,在新生研讨课模块下进行选课。
- 新生研讨课修读所得学分会归属为个性化学分。
- 新生研讨课非必修内容。
重修课程
- 开设重修班的课程或因培养计划变更导致课程代码变更的课程,在重修选课模块选课。
- 重修需要额外缴纳重修学分所需学费。
辅修课程
- 被辅修专业录取的同学自抢选后半段起参与选课,须按照辅修课程培养计划进行辅修课程的选课,否则无法被系统认定为辅修。
- 辅修课程需要在辅修模块进行选课。
- 辅修需要额外缴纳辅修课程学分所需学费。
民族生课程
- 有民族生标记(预科班转正和内高班)的学生,可以在民族生课程模块中选择民族生的单开课程。
留学生及港澳台生课程
有留学生标记的学生,可以在留学生及港澳台生模块中选面向留学生单开的课程。
有港澳台学生标记的学生,可以在留学生及港澳台生模块中选面向港澳台生开放的课程。
硕博课程
- 所有本科应届毕业生可以分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。
- 通常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直博生与核心成绩位于专业前10%的学生(具体名单由院系确定)可以选课,第二阶段开放面向所有本科应届毕业生。
- 具体选课事宜请关注教务处官网的“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的通知”。
常用选课辅助网站
虚拟课表排课工具Course+
在选课开始前,推荐使用虚拟课表排课工具Course+预先排课,以防止选课冲突。
SJTU选课社区
选课前可以通过SJTU选课社区查阅上过该课程同学对于课程的评价。
注意事项
- 本科生每学期选课有学分上限限制,最高为45学分,包含所有课程类型。
- 通选课、新生研讨课、PRP、大创等均属于个性化学分修读范围,此外若修读核心学分以及通识核心学分超出培养计划所需学分,超出部分也会计入个性化学分内。
- 试选、海选与学生的缴费情况(含学费、辅修学费、重修费)挂钩,如有欠费情况请及时缴纳,未完成缴费的同学将不能选课。因系统数据同步需要时间,缴费成功24小时后方可进行选课。选课结束前24小时尚未完成缴费的同学,将不能参加选课。
- 评教系统与选课系统挂钩,未参与本学期评价不能参加选课。
- 在抢选结束后和第三轮选课结束前,教务处将对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进行调整,对达不到规定人数的专业限选课、通识核心课程或通选课可能进行合并或取消。
- 培养计划、课程替代、课程代码等问题可以咨询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;学分转换问题可咨询教务处注册与学务中心。